其他回答 (2)
打嗝時可以喝水的吧。。。
在生活中,打嗝是件讓人非常難受的事,總是一打起來就沒完沒了,很難停下來。打嗝又稱“呃逆”,是由于某種刺激而引起膈神經過度興奮、膈肌痙攣所致。打嗝通常在以下幾種情況發生:飽食、腹部受涼、吞咽干燥食物、食物過冷或過熱以及吃飯時精神受到刺激。
要想防止打嗝,
應盡量避免腹部受涼,還要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比如:飲食要有規律,不能暴飲暴食;在秋冬季,飯前應先喝幾口溫開水;不要吃得過冷或過熱;吃飯時細嚼慢咽,避免邊說邊吃;進餐時保持愉快而平和的心情。
如果不慎與打嗝“狹路相逢”,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喝水彎腰法:喝幾口溫開水,慢慢咽下,并做彎腰90度的動作10—15次。因胃部離膈肌較近,可從內部溫暖膈肌,在彎腰時,內臟還會對膈肌起到按摩作用,緩解膈肌痙攣,達到止嗝目的。
屏氣法:直接屏住呼吸30秒—45秒,或取一根干凈的筷子放入口中,輕輕刺激上腭后1/3處,打嗝癥狀會立即停止。因為用筷子刺激上顎會誘發咽反射,能使患者突然屏氣,使氣道內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從而干擾打嗝的神經反射活動。但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慎用此法。
驚嚇法:趁患者不注意猛拍一下患者的后背,有時也能止嗝。因為驚嚇作為一種強烈的情緒刺激,可通過大腦皮層傳至皮下中樞,抑止膈肌痙攣。但對兒童、高血壓、心臟病人應慎用。
此外,還有幾種中醫推薦的方法,能有效治愈打嗝:平躺在床上,用兩手大拇指按壓攢竹穴(位于眉毛內側,內眼角處)2—3分鐘;取白糖50—100克,分2—4次放入口中含化,半小時內禁止攝入其他食物、水,但糖尿病及糖耐量異常者慎用;將20—30克生姜洗凈,放入口中咀嚼,10分鐘后吞服,適用于受涼引起的打嗝。
打嗝是一種生理現象,也是經常發生的。當我們吃東西吃得太快或者張口大笑時吸入了冷風都可能引起打嗝,尤其是嬰兒吸進了冷空氣,很容易打嗝。
打嗝的發生是由于橫膈膜的間歇性攣縮。橫膈膜位于胸腔和腹腔交界處,所以,當它發生間歇性攣縮時,就會覺得胸前上腹部抽緊而非常不舒服。由于橫膈膜的攣縮,空氣突然被吸入沖擊喉頭的聲帶,所以就產生了“歐歐”聲。
有人認為,打嗝時只要喝幾口熱開水就會停止。其實打嗝時是不宜喝水的,因為水很可能嗆入氣管。為什么打嗝時,水會嗆入氣管呢?
只要對我們人體的喉部結構了解一下便清楚了。氣管在食道前面,而兩者都上通咽喉。氣管口上有個會厭軟骨,當我們吞咽東西時,整個喉頭就上升,會厭軟骨將氣管出口蓋住,這樣喝的水或咽的食物就進入食道到達胃。呼吸時,空氣要出入氣管,喉頭就下降,氣管口就開放。
打嗝時是控制不住的,橫膈間歇性攣縮氣管必須開放,好讓空氣出入。如果這時喝水,喉頭的上升與下降難以控制,水勢必會流進氣管而引起咳嗆,所以,打嗝昌是不宜喝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