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回答 (1)
(1)易于消化。65歲以上,應該和5~6歲幼兒吃相似的食物較為合適,肥肉、重油點心、油炸糕、粽子、油拌涼菜、生硬水果等最好不吃。宜多食入口即溶的軟食以及菜泥、菜湯、果汁等食物。食品加工要切碎煮爛,使之易消化,肉切成末或肉餡,選脆嫩蔬菜。飲食要冷熱適當,煙、酒、辛辣或其它刺激性食物應當戒用或少吃。
(2)務求清淡。在保證營養需要的基礎上,務求清淡,但并不是說單純素食。我們提倡平衡膳食,葷素搭配,這樣才有利蛋白互補作用。吃葷食以瘦肉為主,將包膜、筋膜和血管剔去,這些結締組織不易消化。肉最好是煮、蒸、燉或做成肉菜湯。
(3)提供足夠的各種營養素,一般不低于成年人的供給量。控制體重,既不要高于理想體重,又不強求低于正常體重。盡量變換食物的種類,以滿足機體獲取各種類型的營養物質。
(4)保證良好的胃口,預防可能發生的疾病和已有慢性病的復發,預防偏食或長期單調食物所引起的營養缺乏。
(5)照顧到老年人牙齒缺失及對食物的嗅覺、味覺的改變,給予恰當加工的多種形式的食物。給予足夠的湯水。
(6)要選擇營養豐富與低脂肪的食物以便獲得較合適的營養素及不會增加體重。提供適量的膳食纖維,以避免長期依賴通便藥物。
(7)可以少食多餐,一次不要吃大量的食物。在食物烹調時要注意老年人不方便咀嚼的特點,將食物切碎切細,燒得較爛,對較硬的食物要磨細或絞碎以后再進行烹調。
(8)每天要飲用足夠的水,至少一天2~3升或飲用其它飲料,以保護老年人的腎功能,避免吃過量的鹽。
(9)要老年人對營養知識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要知道什么是平衡膳食,如何才能攝取多樣化的食物,怎樣才能保證老年人健康與營養。
(10)經常稱自己的體重,這是鑒別營養狀況的最簡單易行和有效的辦法。若體重增加,要注意能量進食過度;體重減少,要考慮營養素供給不足或者是否有疾病纏身。
(11)勿專門依靠補藥、補食。補藥和補食不能代替日常合理膳食。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
(12)要有一個愉快的進食環境。最好不要一個人單獨進食。若能和家人一起,或與幾個志同道合的老年人一起進食則最好,吃飯時千萬不要激動、生氣。
此外,由于老年人往往咀嚼不好,消化吸收功能差,菜肴烹調應使之既易于消化;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中原有的營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