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回答 (1)
分類
鮑魚以加工形態有“干鮑魚”和“鮮鮑魚”之分;“干鮑魚”又分“淡干鮑”和“咸干鮑”兩種;品嘗“干鮑魚”以“淡干鮑”為好,是要求它品質優良,個頭厚大,肉質的豐腴與汁液的甘美清香;而品嘗“鮮鮑魚”則講求鮑魚的新鮮和美味的肉質,以每年的5月份最肥美,而在10、11月份肉較瘦。
“干鮑魚”烹制一般需時較長,要用精制的頂湯反復煨味,使“干鮑魚”能夠充分吸收其它物料的味道,故香味濃郁,肉質甘腴;原只“干鮑魚”的極品更講求個大、肉豐和“糖心”。
“鮮鮑魚”的烹制則不同,它十分講究火候的把握,火候不夠則味腥,過火則肉質變韌發硬;所以,鮑魚非常注重調味的得法,濃淡的適宜,否則鮑魚本身的鮮味是出不來的。
鮑魚的等級按“頭”數計,每司馬斤(俗稱港秤,約合655克)有“2頭”“3頭、“5頭”“10頭”“20頭”不等,“頭”數越少價錢越貴;即所謂“有錢難買兩頭鮑”。目前以網鮑頭數最少,吉品鮑排第二,禾麻體積最小,頭數也最多;二頭的禾麻及吉品已成為目前罕見品種,已猶如古董珍品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