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安全受到全社會高度關注的今天,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面臨的不僅是消費者的挑剔目光,更是法規與標準的嚴格審視。一次由病媒生物(如鼠類、蠅類、蟑螂等)引發的污染事件,足以導致品牌聲譽崩塌、產品召回、法律追責以及巨大的經濟損失。
如何系統化、科學化地管理病媒生物風險,成為保障食品安全、維護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命題。
一、 基于“滅殺”而又超越“滅殺”,構建系統化管理體系
傳統“見蟲殺蟲”的被動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食品工業的安全需求。專家呼吁強調綜合蟲害風險管理,核心在于將病媒生物防控提升至企業管理系統層面。
1、組織體系保障是蟲害風險管理的根基。
企業需將病媒生物管理納入HACCP(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和GMP/GHP(良好操作規范/衛生規范)體系中。
建立由主要領導總負責,衛生管理、質量管理等部門分工協作,各部門/班組配備兼職監督員的立體化管理網絡,確保責任明確、執行到位。
2、科學的管理程序是實現有效管控的關鍵。
專家建議建立“危害評估——設計方案——制定計劃——組織實施——效果評價——改進提升”的管理閉環。
其中,要通過系統檢查和持續監測,精準識別廠區內病媒生物的種類、分布、密度及潛在風險點;
基于評估結果,制定覆蓋“建筑設計與維護”“員工培訓與監督”“控制與效果評價”的全方位計劃,并且強調在廠房設計、建材選型階段即融入預防理念;
進行針對性培訓、確保信息有效溝通、嚴格執行計劃、并做好詳細的過程記錄。
二、確立“預防為主、環境治理優先”的核心策略
專家認為,食品企業在蟲鼠害防治方面,要堅持“常態預防重于事后滅治” 和 “環境治理優先于化學防治”的觀念。這直接關系到控制成本、食品安全性與可持續性。
1、構建物理屏障,嚴防蟲鼠害侵入。
比如,要按照標準建設防鼠設施。下水道口要安裝縫隙≤10mm的豎箅子或橫箅子,地漏要加蓋。門的縫隙≤6mm,木門及門框底部包300mm高鐵皮,庫房設置0.6m高擋鼠板。窗及通風口要保證完好,排風扇/通風口加裝網眼≤6mm的金屬網罩等等。
比如,與外界相通的門窗需安裝風幕機、紗門、紗窗或門簾等有效的防蚊蠅屏障。
2、做好孳生地整治,從源頭控制。
建筑設計與維護方面,要從源頭避免產生易積塵、形成死角或孔洞的結構;
優先選用不易產生棲息地的設計和材料;
要確保地板、墻面、天花板完好無裂縫。
嚴格執行食品工廠的衛生規程,建立并落實定期清潔消毒制度,及時清除食物殘渣、垃圾和積水,保持環境干燥清潔,生產設備需定期清潔維護,不留衛生死角;
同時,原材料、產品離地離墻存放;
垃圾日產日清,使用帶蓋、密閉、抗鼠咬的垃圾容器,等等。
三、 以安全對安全,蟲害風險管控強調合規
當預防措施和環境治理仍不足以完全控制時,需采取主動控制措施。首選物理防治(如粘鼠板、捕蠅燈、誘捕器)和生物防治等非化學方法。使用化學防治手段時,必須將安全放在首位。
安全方面。強調藥物安全性,嚴格選用高效低毒、對食品污染風險極低的藥劑,優先考慮餌劑、膠餌等劑型。強調操作規范性,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操作,精準施藥,避免藥物飄散、污染設備、原料及產品。強調法規符合性,所用藥物及方法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嚴禁使用禁用藥物。
四、選擇專業伙伴,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構建高效的病媒生物綜合管理體系,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系統工程。企業往往需要借助外部專業力量。若委托專業蟲控公司,需明確合同中雙方責任,并實施有效監督。
專業蟲控服務商能提供從初始評估、方案制定、設施建設維護建議、到科學實施監測與防控措施的全鏈條服務。
合格的外部服務商用專業知識和經驗,為食品企業快速達標、持續改進、合規運營提供有力的保障。
專家認為,病媒生物綜合管理絕非簡單的“殺蟲”服務,而是食品企業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風險管理的重要環節。
重視蟲害風險管理,就是重視企業的食品安全根基、品牌價值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讓我們攜手,以科學嚴謹的管理,筑牢食品安全的每一道防線。